近日,浙江工商大学的选修课“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”课火了,这节课不仅能吃到亲手做的好吃的,吃不完还能打包。近日,记者从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陈老师处了解到“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”课自2016年开课以来就很火,开班之初就曾出现三四百名学生“抢”70个上课名额的情况,如今班级数和人数都有所减少,但是学生的报名热情依旧不减。
在一些人的印象中,如今很多大学生“饭来张口”,习惯于叫外卖。造成这种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,劳动教育均缺失。而浙江工商大学关于“食品”的选修课从2016年火爆至今,学生需要“摇号”才能上课,这一现象有望改变我们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印象,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“饭来张口”,开始对“做饭”(即食品加工)感兴趣,带来了多种启示。
显然,很多人都喜欢美食,但喜欢主要体现在“吃”,而不是在“做”。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年轻人没有时间做食品,也不懂如何做出可口的食品。一般高校往往认为这类课程属于中等烹饪学校的课程,上不了正规大学的“高雅之堂”。其实,正规大学也可以开设食品类选修课,因为“食”是人的基本需求,不少学生重视“吃”也重视如何做“吃”的,既然有这种需求,高校应满足。
同时,对高校如何开设其他选修课也有启示意义。一些高校开设的选修课,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,原因是太“水”太理论,学生实践机会少。而浙江工商大学“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”课火爆,与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,以及“好玩”有很大关系,学生可以做、吃、拿,自然就有兴趣。所以高校开设选修课要想有“市场”,须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,使学生快乐学习。
另外,对加强其他方面的劳动教育也有参考意义。这些年来,“巨婴”越来越常见,引发舆论关注。所谓“巨婴”,是指不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虽然学习成绩不错,但由于缺乏基本劳动教育,比如对食品从何而来都搞不清楚。 “食品”选修课火爆,有利于弥补学生在食品方面劳动教育的缺失。除食品加工外,其他生活常识和技能也需要学生学习,可从上述高校借鉴经验。
更重要的是,能否从“食品”选修课火爆受到启发,在各类学校普及食品安全知识?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,”这是一个常识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中,未成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。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,缺乏自我保护意识。为此,一些有识之士建议在中小学、高校开设食品安全选修课,以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率。
目前,食品安全选修课仍然没有在各类学校普及,即使某些学校已经开设了这门选修课,学生也未必感兴趣。但如果像浙江工商大学开设“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”课一样,把理论与实践创新结合普及食品安全知识,让这种教育充满趣味性,相信学校和学生都会感兴趣。如果食品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,既能从需求端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,也能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再上台阶。